体检预约热线:

400-0011-999

体检百科

哮喘的发病症状及检查

返回列表 发布日期:2025-07-05

哮喘(支气管哮喘)是一种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,以气道高反应性和可逆性气流阻塞为特征。以下是其发病症状和检查方法的详细说明:

一、哮喘的发病症状

典型症状

喘息:反复发作性喘息,伴有高调哮鸣音,常在夜间或凌晨加重。

咳嗽:刺激性干咳或伴白色泡沫痰,夜间或清晨明显,部分患者以咳嗽为唯一表现(咳嗽变异性哮喘)。

胸闷:胸部压迫感或窒息感,呼气困难,严重时呈“鱼口样呼吸”(撅嘴呼气)。

呼吸困难:呼气延长,严重时需端坐呼吸,甚至出现三凹征(胸骨上窝、肋间隙、锁骨上窝凹陷)。

发作特点

时间节律性:症状多在夜间或凌晨发作或加重。

季节性:春秋季高发(过敏性哮喘),秋冬季节或换季时易发作。

诱因多样性:接触过敏原(尘螨、花粉、动物毛发)、感染、冷空气、运动、情绪波动等。

可逆性:症状可自行缓解或经药物治疗后缓解,缓解期肺功能可恢复正常。

其他表现

并发症:严重发作时可能出现呼吸衰竭、气胸、纵隔气肿,甚至危及生命。

伴随疾病:常合并过敏性鼻炎、湿疹、慢性鼻窦炎等变态反应性疾病。

二、哮喘的检查方法

1. 临床评估与病史采集

家族史与过敏史:家族中有哮喘或过敏性疾病史者风险较高。

症状特征:反复发作的喘息、咳嗽、胸闷或呼吸困难,尤其是夜间或晨间加重。

诱发因素:明确接触过敏原、感染、运动等诱因。

2. 实验室与影像学检查

血液检查:

嗜酸性粒细胞增高(提示过敏或寄生虫感染)。

总IgE和特异性IgE检测(过敏性哮喘患者IgE水平升高)。

痰液检查:

可见嗜酸性粒细胞、尖棱结晶或黏液栓。

胸部X线/CT:

发作期可见肺过度充气(透亮度增加),缓解期多无异常;合并感染时可见肺纹理增粗或炎性浸润。

3. 肺功能检查

核心诊断手段:评估气道阻塞程度及可逆性。

通气功能:第一秒用力呼气量(FEV1)、FEV1/FVC比值下降,残气量增加。

支气管舒张试验:吸入β2受体激动剂后,FEV1增加≥12%且绝对值≥200 mL,提示气道可逆性阻塞。

支气管激发试验:用于不典型病例,吸入乙酰甲胆碱或组胺后,FEV1下降≥20%为阳性,提示气道高反应性。

4. 呼出气一氧化氮(FeNO)检测

无创检查:FeNO浓度升高(>25 ppb)提示嗜酸性气道炎症,有助于判断哮喘控制水平和激素治疗效果。

5. 过敏原检测

皮肤点刺试验:快速检测常见过敏原(尘螨、花粉、动物毛发等)。

血清特异性IgE检测:明确过敏原,指导环境控制和脱敏治疗。

6. 血气分析

严重发作时:PaO₂降低、PaCO₂下降(呼吸性碱中毒);若病情恶化,可能出现PaCO₂升高(呼吸性酸中毒)和代谢性酸中毒。

7. 其他辅助检查

心电图:排除心脏疾病引起的类似症状。

胃食管反流监测:部分哮喘患者与胃食管反流相关。

三、诊断与鉴别诊断

诊断依据

典型症状+肺功能检查异常(FEV1下降+支气管舒张试验阳性)。

不典型病例需结合支气管激发试验或FeNO检测。

鉴别诊断

慢性阻塞性肺疾病(COPD):多见于吸烟者,肺功能不可逆性下降。

心源性哮喘:左心衰竭导致肺水肿,表现为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,肺部无哮鸣音。

上气道梗阻:如喉部肿瘤或异物,表现为吸气性喘鸣。

支气管肺癌:持续性咳嗽、咯血,影像学可见占位性病变。

四、注意事项

早期诊断:哮喘症状隐匿时可能被误认为“感冒”或“慢性咳嗽”,需警惕反复发作的呼吸道症状。

规范治疗:确诊后需长期规律用药(控制药物+缓解药物),避免擅自停药或减量。

日常管理:避免接触过敏原,监测峰流速(PEF)变异率,记录症状日记,定期复诊调整方案。

若出现呼吸困难、意识模糊等重症表现,需立即就医并使用急救药物(如沙丁胺醇吸入剂)。

体检预约热线

400-0011-999